【头条】从5.2亿元网络购物返利看非法集资看懂三大相似罪名的区别!
反传销网1月7日发布:近日,昆山市人民检察院干警张鹏的作品《从网络购物返利看非法集资》荣获了苏州市“以案释法”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
真实、典型、释法明理……
能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与思考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以案释法优秀案例
案情简介
2016年,被告人段某、张某、张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利用某商城,以购物高额返利、奖励发展新会员、上线对下线会员的充值进行提成等形式在全国各地吸收公众存款。
半年间,段某、张某、张某某通过上述方式向不特定公众约2万余人吸收存款,共计人民币5.2亿余元,其中除部分款项用于公司经营、网银返利等活动外,共造成损失人民币2.6亿余元。
在非法经营期间,被告人张某某利用其便利条件,擅自提现人民币380万余元后占为已有;被告人段某、张某从吸收存款账户中擅自提取人民币1530余万元后携款潜逃。
绳之以法
2017年8月,昆山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三被告人涉嫌集资诈骗罪向昆山市法院提起公诉,最终昆山市法院分别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段某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被告人张某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疑惑:
此案为何被判犯集资诈骗罪,
而不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这三个相似的罪名到底有何区别?
那下面检察官的法律分析,
带你秒懂!
法律分析
01“非法集资与非法传销的区别”
【通过发展下线获取利益,不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根据法律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以发展“下线会员”并按照“下线会员”的数量计算获利;
本案中,被告人段某伙同被告人张某、张某某以销售商品为名,向社会不特定人员直接吸收资金,获利多少直接取决于各集资参与人投入资金金额的大小,与“下线会员”的数量多少并无关联性,与非法传销行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故被告人段某、张某、张某某的行为不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02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
【擅自提现的行为应当推定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被告人张某、张某某及其辩护人均提出其行为应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辩解及辩护意见,昆山市检察院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在集资过程中是否存在非法占有集资款的故意。若仅系由于经营不善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经营亏损,以致客观上无法返还集资参与人资金,则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本案中,三被告人在集资过程中肆意挥霍集资款,后在资金链断裂、公司无法继续运营的情况下,三人非但未将剩余资金全部用于返还集资参与人,反而先后擅自提取巨额现金占为己有,关闭商城,携款逃跑,伪造虚假身份逃避追捕。综上情节,可以认定三被告人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明显,依法应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03“共同犯罪数额如何认定?”
【共同犯罪中,各主犯应对全部犯罪数额承担责任】
案件办理过程中,段某辩护人提出段某不应对被告人张某某非法占有的380余万元承担刑事任和被告人张某某辩护人提出张某某不应对被告人段某、张某非法占有的1530余万元承担刑事责任的辩护意见。
但一系列证据证实,段某、张某、张某某三被告人均系商城“老板”,自始共同参与商城的筹备、出资,并在商城成立后担任管理人员对公司进行管理,共同实施集资诈骗犯罪行为,且均系主犯,所以依法均应当对三人实施的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
集资诈骗罪是近年来检察机关重点打击的金融犯罪之一,但同时也提醒广大群众,在投资时不能盲目相信所谓的公司背景、担保承诺,要仔细甄别,慎重决择,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重点回顾
文章来源:荆州新闻网,特此鸣谢!
编辑校对:蓝梦、弘毅
微信:13361661286
联系电话:0794-4287069
防骗秘籍:
1:凡是以XX虚拟货币、XX区块链、XX原始股、XX物联网,宣传投资入股,保证赚钱,静态几倍,动态更多,都是属于骗局.
2:凡是要求发展下线,层层得利的一定要谨慎,避免陷入传销骗局!
3:凡是高回报的,那必然是高风险,切勿为蝇头小利所迷惑,庞氏骗局就像击鼓传花,总有人倒霉的!
4:别以为现在每天给你返利(或者存活很多年)就不是骗局,因为这是骗子在放长线钓大鱼,当骗子玩腻了或者捞到一定的钱财就会卷款跑路,或者是其他的借口理由让你再投钱参与,你想走法律渠道都难,因为你往往没有有效的收据等证据链(有的有收据,那往往也是合同陷阱)
如果您觉得本文能够帮助您和亲友识别、防范传销和非法集资等骗局,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订阅号【反传联盟fcx114-com】,订阅舆情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服务号【防传管家dcgz-fcx58】,想要与网友互动讨论,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反传销微论坛!